如何治療失調引起的失眠?

急性期與緩解期重點不同
失眠不想吃安眠藥

失眠是健康最大的殺手 
  根據執業多年的臨床統計,自律神經失調者中,主動表示自己睡不好,有睡眠障礙的,比例高達九成。如果進一步問到:「目前最困擾你的問題是什麼?」,則約有53%的人會回答「失眠」。經深入對談了解,便可知道失眠不只是「睡不好」那樣簡單而已,而它對健康與生活造成的影響,也不僅僅有一般印象中的「容易精神不濟」。


  失眠者當中僅有低於一成的比例,認為自己的症狀只有單純的睡眠障礙,九成以上的失眠者都合併有其他的健康困擾,例如口乾(12%)、腸胃不適(23%)、頻尿(33.3%)、胸悶(33.4%)、焦慮(78%),還有頻繁出現的暈眩、耳鳴、過度換氣與肥胖問題,至於暴躁易怒與記憶力欠佳則是睡眠障礙帶來的典型副作用。而這些案例的共通點,就是就醫次數非常頻繁,從小診所逛到大醫院,從神經內科看到泌尿科,但治療成效卻普遍不佳。

現行醫療對失眠的處置仍停留於症狀處理
  以睡眠問題來說,患者回顧過往的求診經驗表示,多數醫生聽沒兩句就請他們放輕鬆、別想太多,然後給予安眠藥物。有沒有效果呢?有的,有吃便能入睡,可是睡眠品質好壞或者隔日醒來後的精神狀態如何,結果則因人而異,不過只要一停藥,便同樣一夜無眠到天明,至於上述的其他健康困擾,則是被歸類於"老毛病",從來沒有徹底地被根治過。

  僅針對表面症狀進行治療,忽略了導致症狀的內在根本原因,狀況當然只能時好時壞,一旦停藥症狀就復發。

先助眠求穩定 再補充大腦缺乏物質

   無論是睡眠障礙也好,或者是其他零零總總的"老毛病"也罷,根源都在於自律神經失調,應從協調自律神經的角度出發進行治療,補充大腦內所缺乏的化學物質。睡眠障礙非常嚴重的急性期,則應該依照不同的睡眠問題,難入睡、淺眠多夢或者早醒等,來給予不同類型的助眠劑,以達對症下藥之效。稍稍穩定後,則補充因焦慮或壓力而缺乏的血清素、多巴胺、GABA等物質,藉此逐步
取代助眠藥物。讓自律神經系統漸漸回歸平衡,找到能自然放鬆,進入休息狀態的節奏與能力。

  依照過往臨床經驗,睡眠問題一旦獲得改善,
85.2%
的健康困擾也能有明顯緩解。建議有失眠困擾者應接受相關檢查,看看這些問題是否乃自律神經失調所引起,方有機會從根本解決問題。

→ 告別失調 康復者心得分享
 失調有可能造成哪些症狀
→ 如何尋找合適的專科醫生
 快速獲得專業協助